大语文是一个新兴概念,但是,这个概念甚得我心。
虽然某种程度上,这意味着考试难度的增加,但是,这才是我心目中语文学习应有的样子,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完美统一。
经常有人问,什么是大语文?我想前面的小事,可以作为一个例子。
大语文的大,大在文化,无论是作为一种语言,还是中华民族的根基,汉语之博大精深,为世人所公认。
这份博大精深,源于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数千年文明而未断文脉之国家,源于我们盛衰荣辱跌倒又站立的辉煌历史,源于我们有孔子领衔的万千圣贤。
每一个汉字,词语,句子,段落,篇章,典籍,都有自己深邃的内涵。
曾经我们的语文学习,以语言技能学习为主,拼音,识字,错别字,近义词反义词,写套路作文……
但是,现在的语文学习大不一样了,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我们来说,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技能,更是一个文化载体。
所以,现在的高考极端重视对阅读理解的考核,高考作文题目也愈发体现时代性思辨性文艺性,这都是对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核。
这种素养没有经年累月的积累是做不到的。
关于语文学习,现在大家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了,但是在行动上似乎还是缺少一些方法。
前面我说的古诗,是一个例子。但是,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,可能背了很多古诗,也未必能想到可以以此为起点,开启大语文学习体系。
这是因为我们这一代的语文学习,是相对滞后的。
我自己有这个意识,得益于高中遇见的不走寻常路的老师,我清楚的记得当时上的第一节课,毫不夸张真是惊呆了:
原来语文还能这么讲!
当然,现在的老师水平也都很高了,比如,立思辰的语文老师,课前会要求她们收集大量的背景资料,课上也会旁征博引的演绎很多课本外的内容,课后的作业也会非常灵活。
这让这一届孩子,从小就具备了比我们更强的语文素养。
但是,语文学习的最大难题是:课上的内容太单薄。
记得老师曾经在家长会上举着语文书,意味深长的对大家说:这一本薄薄的书,对语文学习而言,太不够了!
提升语文素养有两条路:一是广度,方式就是海量阅读;一是深度,就是“语文+”,把语文学习渗入其他学科之中,这也就是大语文的由来。
语文不再是语言,而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。
大语文是一个新兴概念,但是,这个概念甚得我心。
虽然某种程度上,这意味着考试难度的增加,但是,这才是我心目中语文学习应有的样子,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完美统一。
经常有人问,什么是大语文?我想前面的小事,可以作为一个例子。
大语文的大,大在文化,无论是作为一种语言,还是中华民族的根基,汉语之博大精深,为世人所公认。
这份博大精深,源于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数千年文明而未断文脉之国家,源于我们盛衰荣辱跌倒又站立的辉煌历史,源于我们有孔子领衔的万千圣贤。
每一个汉字,词语,句子,段落,篇章,典籍,都有自己深邃的内涵。
曾经我们的语文学习,以语言技能学习为主,拼音,识字,错别字,近义词反义词,写套路作文……
但是,现在的语文学习大不一样了,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我们来说,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技能,更是一个文化载体。
所以,现在的高考极端重视对阅读理解的考核,高考作文题目也愈发体现时代性思辨性文艺性,这都是对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核。
这种素养没有经年累月的积累是做不到的。
关于语文学习,现在大家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了,但是在行动上似乎还是缺少一些方法。
前面我说的古诗,是一个例子。但是,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,可能背了很多古诗,也未必能想到可以以此为起点,开启大语文学习体系。
这是因为我们这一代的语文学习,是相对滞后的。
我自己有这个意识,得益于高中遇见的不走寻常路的老师,我清楚的记得当时上的第一节课,毫不夸张真是惊呆了:
原来语文还能这么讲!
当然,现在的老师水平也都很高了,比如,立思辰的语文老师,课前会要求她们收集大量的背景资料,课上也会旁征博引的演绎很多课本外的内容,课后的作业也会非常灵活。
这让这一届孩子,从小就具备了比我们更强的语文素养。
但是,语文学习的最大难题是:课上的内容太单薄。
记得老师曾经在家长会上举着语文书,意味深长的对大家说:这一本薄薄的书,对语文学习而言,太不够了!
提升语文素养有两条路:一是广度,方式就是海量阅读;一是深度,就是“语文+”,把语文学习渗入其他学科之中,这也就是大语文的由来。
语文不再是语言,而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。